首页 走进一中 党群工作 德育家园 教学教研 平安校园 年级工作 校友天地 数字一中 信息公开
欢迎您访问舒城一中!  
研究性学习
教研动态
课题研究
校本研修
名师工作室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科研 >> 研究性学习
文翁与舒城的研究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2016-10-31   点击数:667   来源:   撰稿人:
 

文翁与舒城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研究课题

文翁与舒城

课题组成员

贾代东 张丽丽 沈美娟 葛盼盼 朱华柄 枚玫 章胜男 贾润松

课题组组长

章胜男

班级

高二(10

指导教师

陈跃

研究背景:(为什么提出该研究课题,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文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是公学的创立者。但提到古代的教育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孔子,文翁的名字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作为文翁的家乡人更应该发扬文翁的办学精神,弘扬传统文化,让文翁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敬。

课题研究内容:(对本课题已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如已收集的资料;研究本课题存在哪些困难,针对课题研究中的困难,将采取什么措施,如怎样保证研究时间等。)

文翁与舒城

研究计划

(研究分几个阶段进行,时间如何分配,负责人是谁;采取哪些研究方法或手段等)

08.10.10       做好课题研究准备——(课题组成员)

08.10.11——9.21       访问老师、查阅资料——(章胜男、张丽丽 贾润松)

08.10.22     到文家冲实地考察——(指导老师带领全体组员)

08.10.24    到街头发放问卷调查表——(贾代东 沈美娟 葛盼盼 朱华柄 枚玫

预期的成果:(论文、调查报告、图片、实物、音像资料等  论文

报告撰写人:(签名)枚玫 朱华柄

课题组组长:(签名)章胜男

指导教师意见

(主要对课题的可行性、特色、研究价值等进行简要评价)

指导教师(签名):陈跃

 08 09 10

课题计划表

课题名称

文翁与舒城

我们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

此课题与我们的家乡有关,激起我们研究的积极性。

我完成这个课题的有利条件

文翁是舒城人,有很多史料都记载了,可以查阅,他的墓地就在春秋乡的寨冲村。现在家乡人为了纪念他,枫香树中学改名为文翁中学,修建了文翁广场。

我完成这个课题可能遇到的困难

恐怕自己所做出的努力不够,查阅的资料不足,考查的不够仔细,无法写出切合此课题的有价值的论文。

我希望通过这次学习活动达到的目的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可以锻炼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培养组员之间的默契,锻炼同学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到文冲村——文翁的家乡实地考察。

2、有目的的去收集资料

3、就收集的资料,进行梳理与总结。

4、写出正确评价文翁及其教育思想的论文。

课题活动记录及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或课题组填写)

课题题目:文翁与舒城

活动时间:20081010

次序:第一次

活动地点:高二(10)班教室

参加活动人员:全体组员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明确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研究文翁的工作分配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调查等)进行小组讨论

3、过程:组员集体大讨论,根据目前所有资料,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找到文翁与舒城的关系。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那些问题、是否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出现了什么新的问题等)

 

(记录本次活动的感想、收获、对学校及课题活动的意见、建议等)

同学们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兴趣很高,工作热情高涨,都表示会尽全力完成任务

建议课题组长根据各组员的特长及特点,拟好任务分配表。

记录人:章胜男

课题活动记录及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或课题组填写)

课题题目:文翁与舒城

活动时间:20081017

次序:第二次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活动人员:全体组员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由组长合理分配任务,组内成员全力以赴完成自己负责的事。章胜男、张丽丽 负责网上的信息搜集;贾代东 沈美娟负责报刊及书上的材料搜集;葛盼盼 贾润松负责采访研究文翁的有关专家和文氏宗族的老人;华柄 枚玫执笔报告。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考察等)3、过程:各自简单途述一下自己的观点,然后综合在一起,去伪存精。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那些问题、是否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出现了什么新的问题等):

搜集了很多有用的资料,并进行了筛选整理,达到了预定目标。

 

(记录本次活动的感想、收获、对学校及课题活动的意见、建议等)

此次的活动情况比上一次大有好转,组员之间的默契程度配合提高,组长提高了自身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记录人:章胜男

课题活动记录及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或课题组填写)

课题题目:流文翁与舒城

活动时间:20081026

次序:第三次

活动地点:教室

参加活动人员:全体同学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发放调查表并进行总结之前的研究成果及心得。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考察等)同学参与活动,小组讨论,文字记录。

3、过程:同学积极参与,组员们就前段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其中的要点,记录下来,整理成论文。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那些问题、是否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出现了什么新的问题等):

实地考察与采访工作较为顺利,同学和专家配合地很好。

组员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很好的归纳与总结。

 

(记录本次活动的感想、收获、对学校及课题活动的意见、建议等)

感谢全班同学的支持,感谢组员的辛勤劳动,感谢老师和专家的指导。

记录人:章胜男

采访记录

采访舒城师范学校校长、文翁研究专家汪照亮先生

笔者:汪爷爷您好!我们是舒城一中《文翁与舒城》课题组的成员,您是我们舒城最早研究和宣传文翁的人,请您简单介绍文翁的一些情况

先生:同学你好,很高兴你们作为中学生就能有如此关注我们舒城的文化名人——文翁。我很乐意为你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文翁,名党,字仲翁,文翁是当时老百姓对他的敬称。他公元前156年出生,公元前101年去世,公元前141年任蜀郡(今四川一带)太守。为纪念文翁,在枫香树村附近原文冲小学现改名为文翁小学,原枫香树中学改名为文翁中学。

文翁石室,现为成都市石室中学,位于成都市文庙前街西头北侧,即为文翁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公元前141年,文翁任蜀郡太守创办了石室精舍,并亲自担任校长。2000多年前的石室精舍,经过历代战乱,多次毁坏,多次重修,仍保留了一部分校舍。

文翁以儒家学说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传布浸润“德冶”和“孝道”的思想,以《诗》、《书》、《礼》、《易》、《春秋》、《孝经》、《论语》为主体。

“应该说,文翁当时的一些办学思想对现在还产生着影响。”汪照亮校长说,“在师资方面,文翁拨出经费选派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到京城长安‘受业博士’,进行系统的培训,然后回来当教师;在招生上,坚持‘开敏有才者’,即挑选思维敏捷、智力优秀的人,即使你出身贫民,也可招之入学。欧阳修曾考证当时石室精舍学子不少于109人。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子女;在教学上,既重视传授传统的儒家经典,又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文翁经常把一些优秀生带在身边一同巡视、考察,一同出入官府参与政事;在学生出路上,石室精舍的学生毕业后均量才安置,大多充任郡县官吏,部分任主管教育文化的乡宫……”

采访文翁后人、退休教师文良科先生

文良科老人:文家冲街道中段以前有文翁祠,到清光绪年间依旧巍然,斗拱翘角大屋顶,建筑宏伟,大门上方有簪缨四道,大殿内设祭坛。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为枫香树粮站所用,如今旧貌皆无,仅在几处墙角寻觅到几块古砖石条。唯一幸存的是镌有“文氏宗祠”四个大字的石匾,据说是文化大革命中被村民偷偷埋于地下才留下的。

文翁自幼好学,聪慧过人,曾到京都长安读过书。近年来考证,文翁少时读私塾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汤池镇白石村云峰巷, 现在家乡还流传着不少文翁的传说。相传文翁要开一个水田,就想先用刀把柴草都砍掉建个小池,到了夜晚,竟有一百多头野猪用鼻子运柴草、运土往外倒,等天亮池塘就建成了,此后,水田的水稻年年丰收。一次文翁想砍倒一棵大树,想要砍的地方,离地面有一丈八尺高,砍树前,文翁就祈祷说:“我要能做个二千石谷的官,斧子就应当砍在这个地方。说完就把斧子扔了出去。正巧斧子就砍在了所要砍的地方。他后来果然就作了蜀郡太守。

 据《文氏宗谱》记载,文翁56岁寿终后,由长子偕母扶灵辗转数月归里,其后被葬在原寨冲村(现华盖村)小学附近一处叫象形地的山坡上。据当地老人说,民国初年墓地上还可看到2多高的石碑。但现在墓碑已不知去向,我们在墓地所见的唯有两三松柏掩映下长满青草的坟茔。

文翁长子回到文家冲后,便永居文家冲与日作息,繁衍后代,文姓世系均以文翁为始祖。在文家冲村1800多人中,有90%都是文翁的后代。而文翁的另两子仍留在四川。《四川通志》载,宋各州县进士名家中,有48人为文氏后裔,其中民族英雄文天祥为文氏第50代孙。

自我总结表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我的贡献情况如何?

章胜男、张丽丽:搜集了大量的有用素材,干得很好;

贾代东 沈美娟:翻阅并摘录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史料,为论文的完成帮助很大;

葛盼盼 贾润松负责采访了研究文翁的专家和文氏宗族的老人

朱华柄 枚玫:执笔完成报告论文。

我负责的工作中,完成得最好的是什么?没能完成得不够好的是什么?哪些同学值得我学习?为什么?

在工作中,完成的最好的一项工作就是分采访了研究文翁的专家和文氏宗族的老人;但是在采访的应变能力有欠缺。

贾代东 沈美娟 葛盼盼 贾润松等他们工作的效率高,值得全组同学学习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我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如何?我提出过哪些意见和建议?(其中,哪些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赞同?哪些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

全体组员积极地参与讨论,拟订的采访提纲很好。查阅的资料详实、准确。

学习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有哪些?

章胜男、张丽丽 贾代东 沈美娟:网上和史料上关于文翁的信息很多,必须耐心地去挑选和整理;

葛盼盼 贾润松:以前未采访过人,所以有些不适应,因为紧张出现的一些冷场

朱华柄 枚玫:写论文有点困难,资料很充实但很琐碎,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整理。

学习过程中,我有哪些感受和体会

参与研究性学习使我们明白了:人多力量大,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评价表

课题

文翁与舒城

成员

贾代东 张丽丽 沈美娟 葛盼盼 朱华柄 枚玫 章胜男 贾润松

考评项目

考评标准

分值

得分

主题意义

有新意   有意义   一般

10

9

研究方法科学性

有创新     规范    不规范

10

9

预期成果达成度

   较高     不高

10

10

成果可靠度

    较好    一般

10

9

报告表述

清楚      一般    混乱

10

8

活动记录表

记录         齐全        较全       不全

活动质量               一般       不高

20

18

资料

采访记录调查和考察记录

10

9

陈述

主要成果、收获和体会

10

8

回答问题

研究报告中没有表述清楚的问题,课题组成员参与程度

10

9

成绩

优秀

综合评价

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基本能力,这一点他们已经初步具备。

评审组长签名:陈跃

文翁与舒城研究报告

组长: 章胜男

成员:贾代东 张丽丽 沈美娟 葛盼盼 朱华柄 枚玫 章胜男 贾润松

[摘要]:说到中国教育,人们首先想到是孔子,他首创私学,给我们留下了“半部治天下”的《论语》;但你知道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是何时何地由何人创办的吗?这就是西汉时期舒州(今舒城县春秋乡文家冲)人文翁在公元前141年创办的“石室精舍”。有研究者指出,它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官办公学。

[关键词]:文翁  舒城  公学  教育 

文翁(156~前101) ,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史。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兴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

公元前141年,文翁任蜀郡太守创办了石室精舍,并亲自担任校长。2000多年前的石室精舍,经过历代战乱,多次毁坏,多次重修,仍保留了一部分校舍。现存的文翁石室匾额系清四川总督蒋攸金舌书写,悬于校门上方;进门之后,可见园中一汉白玉石碑,“汉文翁石室”碑文由著名书法家舒同书写。

自公元前141年任蜀郡太守到公元前101年去世,文翁的大半生是在蜀地度过的。他为什么想到要办公学呢?据《战国策》载,文翁初到蜀地,见到的是一幅夷狄之境、化外之民的图像。为了改变这种民风,形成类似于中原的儒雅之风,文翁采取了一项惊天动地、亘古未有的举措:由官府出资创办公学。于是文翁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郡县官学。据说,当时就有两种反对意见:其一是提出要重视军事斗争,暂时无暇顾及办学;  其二是无钱投入教育,等以后富裕再办也不晚。但文翁力排众议,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学校需要校舍。文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在成都市用当地最多最常见的石头垒起石屋,谓之“石室精舍。因为讲堂全用石头建筑,花费自然不大。文翁讲课的办法是“升堂入室”,只有“入室弟子”才有资格在室内列坐于师前,听其亲口传授,汉画像砖《传经讲学》图就生动地描绘了当时这种讲学的情景:一师讲学,六生听课,讲学者似为文翁。而一般不够“入室”资格的学人则在室外堂前听入室弟子转授,达到一定学业程度,才能登堂而后入室。汉代的司马相如就是石室的弟子,后又在石室任教。

石室曾在安帝永初年间偶遭火灾,大火蔓延到学堂两旁的建筑物,两边廊檐顿时被大火化为灰烬,唯独没有烧到石室正堂。当时墙壁上挂了许多古圣贤的图像,还有许多石刻像,其中就包括中国最早的孔子刻像。火灾后不久,时任蜀郡太守高朕对石室进行了修复,又增加一个石室,使这一光荣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文翁以儒家学说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传布浸润“德冶”和“孝道”的思想,以《诗》、《书》、《礼》、《易》、《春秋》、《孝经》、《论语》为主体,这些知识传人蜀中,对巴蜀地区社会风气的改良和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五代时候,后蜀有个孟昶,曾用了8年时间,将文翁石室的教材《十三经》刻了几千块石头,让学生们摹拓,这也是我国古代刻经最多,而且唯一有注文的规模最大的石经,为著名的《蜀石经》,它们是石室文化的见证。

西汉、东汉的汉景帝、汉武帝两任皇帝曾先后诏书天下效法文翁办学。 当地老百姓在文翁逝世后建祠瞻仰、祭礼不绝,更能说明文翁石室教化的‘石室’于艰难中建成之后,优良的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汉代建成的郡学,唐宋改府学,元代成书院,清末变中学,即现在的全国重点中学成都石室中学。2000多年来,校名多次更改,教育制度多变,但校址永远屹立不动,良好学风一代代传递,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如果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教师”,那么,文翁的贡献就在于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自己就是“第一任校长”,培训了中国“第一批专任教师”,设立免除赋税徭役从而成为第一个出台助学优惠政策的人,第一次实施学生家长捐款兴办地方官学举措……文翁的这些措施,促进并推动了蜀地文化的发展。据史料记载,当时百姓、官吏争相让子弟进入官学,引以为荣,儒学兴起子巴蜀,民风逐渐转变,由此蜀郡文风大化。

文翁除了创办官学外,还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民造福,他将都江堰灌溉系统远远地扩犬,“穿湔江口,溉灌郫繁田千七百顷”,使蜀地农业生产发展起来,出现了“世平道冶,民物阜康”的局面。事实上,兴修水利目的是发展经济,兴办学校目的是培养人才,经济发展,才有基础培养人才,人才培养了,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互为因果。

正是舒城这块土地上,走出了文翁。他生于兹,长于兹,学于兹,归于兹。2000多年来,舒人皖人一直在传颂着文翁的美名。现在,舒城县城飞霞公园,有一座文翁石雕像;六安市文化广场上矗立的12尊雕像,文翁列于其中;文翁故里文家冲所在的枫香树镇,现有以文翁命名的小学、中学。多年来,安徽省、舒城县—批热心人士和专家倾心于文翁研究,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2006年底,筹备多年的文翁研究会又在舒城宣告成立。文翁作为中国公学始祖,其影响不仅是西汉、东汉,而且绵延之后的各个年代,直至今天。文翁的历史贡献,不仅仅是教化蜀地,而且泽被中华;不只是兴校兴学,而且兴蜀兴邦。文翁,不只是舒城的、成都的,也是安徽的,更是中国的乃至世界的。”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舒城一中 皖ICP备05004210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分辨率800*600浏览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
c_1_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