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一中 党群工作 德育家园 教学教研 平安校园 年级工作 校友天地 数字一中 信息公开
欢迎您访问舒城一中!  
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家园 >> 心理驿站 >> 案例分析
沉迷网络性咨询案例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2010-08-06   点击数:12083   来源:   撰稿人:

一、案例介绍

    阿斌,男,17岁。他在上高中之前学习成绩很出色,只是性格内向一点罢了。高一之后,他的成绩急速下滑,还经常花钱请人写请假条,不去上课。他的妈妈李太太带他到学校心理咨询室,李太太伤心地向咨询师哭述孩子的情况。 但身边的阿斌对母亲的伤心落泪竟无任何反应,只是不断地拧自己的衣袖,还不断地东张西望。

李太太说:“前几天他催着要我当天就给他买手提电脑,我没有答应,他就挥起拳头打我,还扑过来掐住我的脖子说要杀掉我。太可怕了,太可怕了!”李太太心有余悸。

“他过去从来没有打过你吧?” 咨询师问。

“没有,从来没有。但他经常扬言说要杀掉某某,某某对他不好。”李太太说。

“你了解他到底都玩什么游戏吗?” 咨询师问。

“听他一个同学说他最爱玩《魔兽世界》、《反恐精英》、《传奇世界》等游戏。”李太太说。

听了李太太的话,咨询师在想,人的大脑就好比是一个复杂的容器,你要么将美好的积极的东西装进去,要么将消极的丑恶的东西装进去。而电脑是什么呢,它是观念、知识、人性、欲望的载体,这个载体最可怕和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展示你的意志―――无论是好意志还是坏意志。

 

二、分析诊断

    资料显示,易患网瘾有五类人:

  1.人格发展不全,明显存在着某种人格缺陷,如过度内向,偏执。

  2.社交能力低下,一般不能与家庭成员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进行自由交往。

  3.兴趣爱好单一或贫乏,不能自由地通过其他形式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4.头脑简单,心智发展水平偏低,不能对事情的不良后果作出准确预测。

  5.脑功能异常,尤其是额叶部与颞叶部存在缺陷。

 在咨询师和李太太多次的谈话中,了解到如下信息:

  1、李太太夫妻感情不好,两人经常争吵,现在她的丈夫去了另一座城市,造成了阿斌与父亲空间上的距离和心理上的疏离。

    2、李太太将一切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对儿子的呵护、要求、管束都比一般母亲要多得多,这样必然造成儿子的个性不能独立。

 在与阿斌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咨询师发现,阿斌的学习动机十分模糊不清,他的思想显得十分幼稚,好像和六七岁的孩子一样。

  咨询师又和阿斌约见三次。他不仅继续逃学上网吧,还在家里胡闹,强迫母亲给他买手提电脑,并扬言说,如果不买,他就要逃到广州打工去。咨询师决定将阿斌的父亲从外地叫回来,并希望他能帮助儿子。

“他纯粹就是一个孽种、人渣,我管不了他,没有人能管得了他,你就让他玩吧,玩到他毁灭的那一天!”阿斌的父亲一见咨询师便说了一大堆气愤和绝望的话,但咨询师能从他的眼中看到他是多么地爱儿子。

 

三、辅导实施

咨询师对阿斌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

1、向阿斌的父亲强调帮助他儿子的先决条件:首先,他们夫妻要重新建立亲密、信赖与真诚的关系,避免争吵;然后,他们要树立起足够的信心,耐心等待孩子的转变,并且要尝试用新的方式爱孩子。他很快就接受了咨询师的建议,打算从外地调回来,多陪孩子。

2、还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模式上对阿斌的家庭进行了辅导和帮助。为了让阿斌能恢复他在同学们心中的正面形象,咨询师和阿斌的老师一同在他所在的班级建立了一个互助小组。这个互助小组每周都有不同的活动主题和内容,而所有的活动内容均由阿斌制定。

3、以鼓励为主、减少上网的时间和次数,逐步消除网瘾。咨询师要求家长和老师抓住他具有闪光点的一面,及时进行表扬,努力把其注意力转化到其它事情上来。然后帮助他控制他每次上网的时间和上网的次数,咨询师曾尝试过:要求他在左手腕套一橡皮圈,每当上网念头出现时就自行拉弹橡皮圈打击腕部皮肤,以产生疼痛感觉,反复拉弹直到欲念消失为止。再引导他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增强自信心,面对网络游戏,能正确的加以认识,明白自己还是一个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盲目地跟从上网游戏。

  经过长达5个月的治疗,阿斌最终彻底地摆脱了网瘾,成为了一个健康的孩子。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舒城一中 皖ICP备05004210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分辨率800*600浏览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
c_1_msg